视焦点讯!儒林外史马静性格特点_儒林外史马静

时间:2023-05-20 23:03:03 来源: 互联网


1、儒林外史马静即为马二先生,其轶事典故如下:马二先生是八股科举考试的虔诚信徒, 他对匡超人说: “你如今回去, 奉事父母, 总以文章举业为主。


(资料图)

2、人生世上, 除了这事, 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3、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 就是教馆、作幕, 都不是个了局。

4、只是有本事进了学, 中了举人、进士, 即刻就荣宗耀祖。

5、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 才是大孝, 自身也不得受苦。

6、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

7、”2、马二先生批八股文章, “ 总是采取《语类》、《或问》上的精语” ,前者是黎靖德编的《朱子语类》, 后者是朱熹做的《四书或问》。

8、 他总是跟在朱熹的后面亦步亦趋, 不敢有所逾越。

9、他著书就著《春秋》, 读史就读《纲鉴》, 他解释《诗经》, 只知道遵照官定的举业读本《永乐大全》。

10、他说:“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 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 被那些后生们看见, 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

11、”他赞叹风景, 只知道引用《中庸》里的“ 载华岳而不重, 振河海而不泄, 万物载焉” 之类的现有句子, 别无词汇。

12、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圣贤书把他的语言都限制得僵死了, 他哪里还有自己?他的大脑里塞满了圣贤的语录, 再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隙。

13、3、马二先生劝匡超人说: “那害病的父亲, 睡在床上? 没有东西吃, 果然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 分明难过也好过, 分明那里疼也不疼了。

14、” 八股文章竟然有疗饥止痛的奇效! 马二先生已经把八股神化了, 并对其无比痴迷。

15、4、别人做举业, 也许并不纯正。

16、 或者是拿这个来做敲门砖, 或者是用它来做幌子, 全不把它当回事。

17、而马二先生却干得极其认真, 一点也不马虎。

18、他在文翰楼做选家, “ 时常一个批语, 要做半夜。

19、 不肯苟且下笔, 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遍, 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 才为有益。

20、”马二先生是八股科举制度的受 害者, 这还不够, 最可悲的是, 他是那么真诚执著地引导别人走自己已经实践 证明走不通的老路。

21、这是对他尖锐的讽刺。

22、5、马二先生宅心仁厚,乐善好施。

23、差人拿着写有蘧公孙叛逆罪的呈子给马二先生看,“马二先生看完,面如土色”,仔细询问后求差人“千万将呈子捺下”。

24、差人借机向马二索要银子,索要不得,转身要走,马二先生忙说:“不是这样说,你同他是个淡交,我同他是个深交,眼睁睁看他有事,不能替他掩下来,这就不成个朋友了。

25、”在和差人几番交涉之后,几乎拿出自己所有的家 当九十二两银子给差人,把枕箱买回来,替朋友蘧公孙消灾。

26、扩展资料吴敬梓笔下的马二先生不光在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做人生的导师, 也在历史地替整个“正史”中的知识分子代言心声。

27、马二先生的种种语言和行为正是一代代被八股文所毒害的文人们的写照,从这里不难看出马二先生人物形象的时代典型性的意义。

28、吴敬梓用纪实的笔法写出了一个“外史”中的“正史”人物, 只有这样, 遽公孙的“如梦方醒”才觉得可笑可叹,匡超人的举业才觉得虚伪龌龊。

29、马二的举业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

30、就这样他养就了十足的奴性.成为封建统治者恭顺的奴才。

31、同时,科场士人成天遨游于三代之上,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脱离,与革新政治的进步思潮相隔绝,根本不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既不接触自然科学,又不学习实际技能。

32、连社会知识也贫乏可怜,从这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认识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33、联系当今实际,如何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促使教育事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34、何其芳说:“马二先生是活在我们生活中间的。

35、”诸多名人,同声赞誉马二先生塑造的成功,说明吴敬梓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并进行了亮度的集中和概括,使其成了明清时代读书人阶层的典型。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yunxinxi.cn

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317 493 128 @qq.com

粤ICP备2022077823号-5    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