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第33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茶山无悔写春秋

时间:2023-04-20 22:19:46 来源: 新浪财经


转自: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资料图】

广播新闻专题

【导语】

60年前,一位从农林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风尘仆仆走进秦岭深处的异地他乡。

60年后,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他乡也成为故乡。

60年,她用无怨无悔的信念坚守,把人生理想化作漫山茶青。

60年,她用无愧于时代的绿色答卷,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顾86年的人生历程,她谦逊地说,这一生自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种茶。

请听广播专题

茶山无悔写春秋

【解说】北纬33度,陕西商南,一年四季,这里的漫山茶园郁郁葱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门见山,就是茶山。以茶为业,因茶致富,绿水青山就是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同期】商南县郭家垭村村民 王小芳:早上开门一看,绿油油的茶园,感觉心情都不一样,感觉心情都好。

【同期】商南县富水镇油坊岭村村民 陈桂华:茶业基地办到我们这里来,路也修好了,把地都租出去了,有地租钱,我做梦都望想不到。

【同期】商南县富水镇油坊岭村村民 郭青珍:现在茶叶基地在这儿,你每天都有活儿,只要愿意干,你能干得动,每天都有收入呀,你说人的心情能不好吗。

【解说】说起商南茶,商南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念叨一个人,她就是曾经的商南县茶叶站站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现任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今年已经86岁的老人——张淑珍。

【同期】商南县试马镇大坪村村民 熊开华:我们商南茶从无到有,都是我们张阿姨开始辛辛苦苦试种成功,由张阿姨从小做大。

【同期】陕西丹水韵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范良仓:如果不受张站长影响的话,可能我们过风楼从来不会出现茶叶这个东西,没有茶叶可能就没有现在我的事业。

同期】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 陈修玉:说到茶,最要感谢的就是张淑珍老太太,没有张淑珍老太太,就没有我们商南茶。

【同期】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 村民 汪贵荣:肯定感谢张奶奶,没有张奶奶,我们肯定走不到富裕这个道路上来。

【解说】人们口中的张站长、张阿姨、张奶奶,说的都是张淑珍。“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这是商南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淑珍,如今仍然闲不下来,她时常上茶山、进茶场,和茶企老板、和茶农们打成一片,心里始终牵挂着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

【同期】张淑珍:虽然我已经都86岁了,我还经常想着我们的茶山,总想来茶山转一转,看一看,看看现在年轻人搞得啥样子。

【转场】

【解说】时光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

【解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个时代流行在青年学子中的最强音。

【解说】张淑珍,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1957年,21岁的她考上大学,进入西北农学院林学专业学习。1961年大学毕业,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正在和她谈恋爱的大学同学焦永才一道,主动放弃了留在省直单位的机会,毅然选择到最艰苦的陕南山区工作。告别校园,她顾不上回河南老家,一头就扎进了商洛山中最偏远的商南县,成为县林业部门最年轻的技术干部。

【同期】张淑珍:满目都是荒山秃岭,群众的生活非常苦,一年的话能分到一百多斤粮食,根本不够吃,全靠用野菜树叶来充饥。

【解说】初来咋到,山区的贫困状况超出了张淑珍的想象。然而,面对荒山秃岭,面对贫穷饥饿,张淑珍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她日夜思索着,如何利用所学的林业知识,让荒山秃岭重新变绿,让山区群众早日摆脱贫困。

【同期】张淑珍:我就想如何把荒山秃岭能够绿化起来,能够种植经济林木,因为我是学林业的,让群众有了收入,才能提高生活(水平)。

【解说】张淑珍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林业普查。为了摸清全县林业现状,她和群众一起翻山越岭,蹚水过河,70多天穿烂了20多双草鞋。林业普查收集的大量资料,促使她着手引种桉树、油茶、桑树等经济林木。

【同期】张淑珍:大量发展油料树种嘛,所以油茶、油树、文冠果我都引进过,但是我觉得它都不成功,它都不能使群众能够致富起来。

【解说】有一次下乡途中,在一户群众的祖坟旁,意外发现的几株茶树,这让她浮想联翩。巧的是,当时一位县委老领导,也提出了能不能在商南试种茶叶的设想。

【同期】张淑珍:我们那个县委副书记叫梅光华,他说他在安康打游击的时候见安康有茶叶,群众除了采茶自己喝以外,还能卖钱,你说在商南能种茶吗?

【解说】意外发现的茶树,加上县委领导的启发,张淑珍心里热了起来。第二年,她就想办法从外地购买了10公斤茶籽,撒进了林业站的苗圃,开始了在商南试种茶树的历史。一开始她信心满满,但没想到很快就失败了。张淑珍不甘心,继续进行试种,但茶苗要么在苗圃里长不大,要么移栽后就活不下来。最让她痛心的是1964年冬天遭遇的一次冻害,把已经移栽的700多株茶苗一夜间全部冻死。

【同期】张淑珍:11月12号,11月12号的话,忽然温度降到零下8度半,在当年种的茶苗几乎全部冻死了。

【解说】茶,是起源于我国本土的常绿树种,相传上古神农时代就已经开始种茶。但茶树属于热带、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以南。而商南县地处北纬33度,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度区,距离茶树适生区偏北300多公里,难道真的不长茶树?张淑珍连年试种失败,也引起了当地群众的质疑,有的群众还编了顺口溜说,“自古茶叶出紫阳,商南种茶没希望”,但倔强的张淑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解说】群众所说的紫阳县,位于安康,与商洛同属陕南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商南比较接近,既然紫阳能产茶,商南为什么不行?她和丈夫焦永才反复进行研究、探讨,总结失败原因。在丈夫的建议下,张淑珍改变思路,放弃原来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开始采用茶籽直播的方式,继续进行试种。

【解说】1966年,当张淑珍再次看到绿油油的新茶苗破土而出,她感到无比喜悦。从此,不管严寒酷暑,无论披星戴月,她成年累月地奔忙在田间地头,关注着茶苗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并对环境、土壤、气候,不断进行观测、记录,对比、分析。整整四年,张淑珍就像母亲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眼一眼看着新一批茶苗渐渐长大。

【解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70年春天,这批茶树终于可以采茶了。她专门从南方请来师傅,手把手教她怎样采茶、怎样炒制。就这样,她在自家做饭的铁锅里炒出了三斤八两茶叶,这个数字,张淑珍一辈子也忘不了。

【同期】张淑珍:制了三斤八两茶,那是商南县第一次产茶。我就把这三斤八两茶叶分了38包,给有关单位送去,结果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但是大家都认为说好的多。

【转场】

【解说】从1961年来到商南,到1970年第一次收获三斤八两商南茶,十年间,张淑珍用青春和汗水,在北纬33度的商南,刷新了中国茶的生长线,改写了商南不产茶叶的历史。

【解说】然而,小面积试种成功,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验证商南可以种茶,1971年,张淑珍就迫不及待地扩大播种面积,当年播种茶籽300多亩。但没想到刚长出茶苗,第二年就偷偷被毁,种了上庄稼。群众的想法很朴素,茶树叶子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同期】张淑珍:他说那小苗长到啥时候呀,我们吃饭要紧,那时候吃饭非常紧张。

【解说】茶,还能不能种?还山以绿、富民以茶,什么时候才能梦想成真?张淑珍在迷茫中思索着。

【解说】在商南,茶是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很多人不了解。特别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大面积兴建茶园,部分基层干部群众不热心、不买账,怎么办?

【解说】就在张淑珍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组织上先后派她去浙江、湖南参观学习,看到南方许多地方依靠茶叶种植,群众生活明显比商南要好很多,这让张淑珍又看到了希望。

【同期】张淑珍:湖南省的桃江县,桃江县开了五万亩茶园,长得非常好,它一下就成为了湖南省的黑毛茶的生产基地了,群众生活收入很快增加了。所以,回来以后我给领导把这汇报了之后,领导非常感兴趣,领导说马上组织一车人,到湖南桃江县去参观。

【解说】很快,商南县就组织了40多名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远赴湖南省桃江县参观学习。回来后,张淑珍又结合多年试种茶树的研究分析和参观学习的所思所想,向县上递交一份《南茶北移可行性报告》。在她的极力推动下,1972年,商南县召开了全县第一次茶叶生产会议,明确了在商南发展茶业的思路,统一了干部思想,制定了发展目标。这年冬季,一场开挖茶田的万人大会战拉开了帷幕,掀起了商南历史上第一波种茶热潮。

【同期】张淑珍:那一年的话,春节时候(大年初一)吃完饺子(大家)都上坡了,最多的时候有两万人上坡。

【解说】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参加了冬春会战,人们顶风冒雪,挥舞锄头,从寒冬干到暖春,把一片片荒山荒坡改造成梯田,播下茶籽,也播下了希望,当年就开垦茶园2000多亩。这样的种茶热潮持续了几年,到了1976年,全县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2.7万多亩。县上还根据张淑珍的建议,一边开辟茶园,一边组建茶场,短短三四年,全县一下子就冒出了36个集体茶场。

【同期】张淑珍:当时我提出茶场要有固定的场址,要有场房,要有伙食,要有人员,县上一个一个都答应去做工作,所以36个茶场很快成立了。

【解说】富水镇茶坊茶场,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商南县最早成立的36个集体茶场之一,是从张淑珍进行南茶北移开辟的试验田发展起来的,最早只有1.5亩。现任茶场场长赵力本,祖孙三代跟着张淑珍种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赵力本说,茶坊村这个地方,本来就不产茶,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叫做茶坊,是张淑珍改变了茶坊不产茶的历史。如今的茶坊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茶坊。说起茶坊村的茶业发展史,赵力本还记忆犹新。

【同期】商南县茶坊茶场场长 赵力本:我们现在站的这一块,就是张淑珍在南茶北移发展的第一块一亩五分地的试验地。那时候我还小,就是我爷爷跟张淑珍一块开发的茶园。我爷爷年龄高了以后,我父亲又接着我爷爷干。我父亲干的时候,这一块只有200亩地,我父亲年龄高了以后,我又接着我父亲干,现在这一块现在已经发展成600多亩的茶叶基地了。

【解说】1975年,是张淑珍扎根商南的第14年,这一年,商南县大面积种植的第一批茶树,一部分已经可以采茶了。当年,全县所有茶场一共向县供销社上交了500斤商品茶,这也是商南茶第一次被冠名为“商品”,结束了商南县不产茶叶的历史。

【同期】张淑珍:1975年才结束了商南无茶的历史,因为它交了500斤商品茶,以后年年增多,茶叶要统统交给供销社,供销社再加工以后出售。

【解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商南县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3万多亩,茶叶产量逐年增加。商南,这个地处北纬33度的偏远小县,已经渐渐因茶而闻名。

【转场】

【解说】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

【解说】1979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张淑珍看到了把商南茶业做大做强的希望。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宣誓时,她心潮澎湃,决心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继续念好“山”字经,做好“茶”文章。

【解说】80年代初,四十多岁的张淑珍年富力强,担任了县茶叶站站长。20多年呕心沥血,从引种试种到扩大面积,从组建茶场到提升品质,她解决了商南茶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全县茶场也发展到50多个。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尚未彻底解决温饱的农民,还是热衷于种粮。这时想要继续扩大茶园,困难重重。

【同期】张淑珍:农民说,你把我的土地流转了,我们吃啥,我讲靠茶叶吃饭么,(群众说)那茶叶啥时候能有茶叶,工作难做得很。

【解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茶叶销售又遇到了麻烦,传统的统购统销在日渐活跃的市场中难以适应,产销不对路造成茶叶积压卖不出去。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收购了5000公斤商南茶叶,到11月还积压在库房。

【同期】张淑珍:到现在都11月份了,还半斤都没卖出去。

【解说】茶叶卖不出去,茶农挣不到钱,很多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张淑珍一筹莫展之际,国务院一纸文件,为茶叶多渠道经营亮起了绿灯,国家允许自产自销,给张淑珍带来了机遇。

【同期】张淑珍:我说你把茶叶给我送到商南茶叶站,我卖了茶叶我再给你钱。结果是,他们(供销社)第二天就给我拉来了,全部拉来了。拉来以后(我们)连夜加工,加工后两星期我就把它都卖完了,而且还赚了5000块钱。

【解说】第一次卖茶,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却激发了张淑珍大胆下海闯市场的勇气。1985年春天,张淑珍主动请缨,带头丢掉“铁饭碗”,联合全县36家茶场,依托茶叶站,白手起家成立了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亲自担任总经理,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

【同期】张淑珍:(我倡议)咱们成立茶叶联营公司,咱们自产自卖,你们(茶场)生产毛茶,我加工出售,利润各分一半。

【解说】刘保柱,现任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他是商南县第一个拥有茶叶专业学历的技术干部,也是张淑珍的学生和继任者。1985年,他刚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茶叶站,就跟着张淑珍拉着架子车卖起了茶叶。

【同期】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 刘保柱:我们都是搞技术的,你对市场搞经营这一块你就不熟悉嘛。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推着架子车就往各个批发店,往这个销售点儿送,往赵川(镇)送,几十公里。当时的话,你一个技术干部,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国家干部,来干这样事情,很多人都想不通。

【解说】那是一段艰难创业的岁月,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播种到采收、从收购到销售,从茶园到茶场、从车间到市场,到处都能看到张淑珍忙碌的身影。她是科技专家,又是制茶师傅,她是公司老总,又是游商小贩。正是那段艰辛岁月,她带领大家率先开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同期】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 刘保柱:茶叶联营公司和茶叶站,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这个茶园的选地、调种、茶苗的调拨,一直到茶园的管理,到加工到销售,全产业从头到尾都归这一个单位管。

【解说】全新的体制机制,全新的利益联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现任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陈修玉,当初就是在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带动下走上了种茶之路的。

【同期】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修玉:当时我起初干的时间只有30多亩(茶园),最后在她(张淑珍)的扶持下,我那3年发展了300多亩。

【解说】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10年,到了1995年,商南县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5万亩,茶叶产量从1万公斤增加到40多万公斤,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茶叶联营公司资产也积累到500多万元。许多农民也因为发展茶叶,成了最早的脱贫户。

【解说】然而,就在茶叶联营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之际,张淑珍却病倒了。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1989年,52岁的张淑珍被查出罹患卵巢癌,这对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更不幸的是,就在她一次次接受手术和化疗期间,1994年,丈夫焦永才又被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不到三个月就溘然辞世。

【解说】接踵而至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张淑珍。安葬了爱人后,张淑珍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在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较量的同时,她没有忘记种茶的初心,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

【同期】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 刘保柱:她从西安(看病)回来,头发都落完了,身体也比较瘦弱,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遇到这么大的坎儿,她都能够坚持。

【解说】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和毅力,继续投入到她视为生命的事业中,创建新基地、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这一干又是20多年,不仅创造了商南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奇迹,也创造了以意志战胜病魔的奇迹。如今,86岁的她,依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依然活跃在茶业发展的第一线。

【同期】张淑珍:茶叶能使荒山变成茶园,茶叶能使群众依山致富,这是个好门路,所以茶农富了就是我最高兴的,就达到我的目的了。

【转场】

【解说】2016年,张淑珍终于卸下了商南县茶叶站站长和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的重担,这一年,她已经整整80岁了。

【解说】从第一次踏上商南这片土地,张淑珍已经在这里奋斗了60年。60年孜孜以求,60年一心务茶。60年来,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当年的“外乡人”已成为地道的“商南人”,“茶姑娘”已成为今天的“茶奶奶”,张淑珍怀揣的“还山以绿、富民以茶”的梦想也已经变成现实。

【同期】商南县委书记 徐江博:张淑珍同志扎根商南山区60多年,完成了南茶北移的创举,使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年产优质茶叶8000吨 ,产值达到了12亿,带动综合收入30亿元,成为我们县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解说】进入新时代,商南茶业又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张淑珍数十年的示范带动下,以刘保柱、丁云亮、王超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茶人成长起来。他们有的致力于商南茶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有的致力于茶叶生产加工的数字化、工厂化创建,有的致力于智慧茶园建设和茶旅融合发展。

【同期】秦岭红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云亮:就是她给了我们青山绿水,我们在青山绿水上开出了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花。

【同期】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超:每年育苗要达到1500万株左右,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从我们的茶产业的发展上,得到更多的收入和收益。

【同期】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 刘保柱:我们要很好的接过这个接力棒,在未来无性系茶园的引进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茶旅融合,要和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帮助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一条路子。

【解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一代又一代商南茶人的努力下,商南茶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全链条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绿茶、红茶、白茶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全县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如雨后春笋,全县从事茶产业的人数达5.5万人。商南,这个秦岭深处曾经的无茶县,先后摘得了“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名茶百强县”等一块块金字招牌。茶产业不仅成了商南富民强县的大产业,还辐射到商洛市各个县区。而培育了商南茶的张淑珍,也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等100多项荣誉。2022年8月,她又被陕西省委宣传部授予“三秦楷模”荣誉称号。

【同期】商南县委书记 徐江博:我们将充分发挥张淑珍同志“三秦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向旅游、康养、深加工“三延伸”的发展思路,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聚力打造“生态茶城”,切实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

【解说】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60多年来,张淑珍在许党报国中定位人生坐标,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以“不服输”“不言弃”的精神执着于“南茶北移”,被誉为商南茶叶产业的“拓荒者”“奠基人”,以及商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然而在张淑珍的心目中,最好的奖章,还是那遍布绿水青山之间的一座座茶园,是茶农们采茶时如花般绽放的一张张笑脸。

【同期】张淑珍:到茶园看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在看见茶农致富那时候,我说是对我最高的奖赏,我最高兴,比我得了奖都高兴。

【完】

编辑:刘思雨

关键词: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2022 www.yunxinxi.cn

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317 493 128 @qq.com

粤ICP备2022077823号-5    信息网 版权所有